当不好的事情发生时,我们喜欢相信我们会竭尽所能去改变现状。但“习得性无助”相关研究显示:当人们觉得事情已超出自己控制范围时,常常会选择放弃、认命。
01何为“习得性无助”?
当一个动物持续受到某种不良刺激,且无法逃避,该动物就会停止逃避,而且表现出“完全无力改变当前情形”的行为。甚至当有逃脱机会出现时,这种“习得性无助”也会阻止它们采取任何行动。
尽管这一概念与动物心理学和行为高度密切相关,但同时也适用于很多与人类相关的情形。
当人们感到他们对某种情形无法控制时,他们可能就会开始表现出无助行为。这种“不作为”可能就会导致人们忽视可以解脱或改变的种种机会。
02“习得性无助”的发现这一概念由心理学家 Martin Seligman 和 Steven F. Maier 偶然发现。他们起初发现“习得性无助”是在一些狗身上。这些狗经过经典条件反射训练,当听到一段音乐后,会知道接下来会被电击。
*经典条件反射 (又称巴甫洛夫条件反射),是指一个刺激和另一个带有奖赏或惩罚的无条件刺激多次联结,可使个体学会在单独呈现该一刺激时,也能引发类似无条件反应的条件反应。经典条件反射着名的例子是巴甫洛夫的狗的唾液条件反射。经典条件反射具有获得、消退、恢复、泛化四个特征,它与操作性条件反射既有区别,又有相似之处。
之后,这些狗被放入一个穿梭箱内,箱内被中间一道很矮的屏障隔成两个空间。箱底一侧通电,一侧未通电。之前接受过经典条件反射训练的狗们完全没有尝试逃脱,尽管只要跳过一个小小的屏障到另一边,就可以免受电击。
为了调查这一现象,研究人员们设计了另外一个实验。
一组狗被绑起来一段时间,然后放掉。
二组狗也使用同样的束缚工具被绑起来,但会经受电击,但它们可以用鼻子按一个面板来避免电击。
三组狗也与二组狗一样会经受电击,但不同之处在于,第三组狗无法控制电击。对第三组狗而言,电击是完全随机,且不受它们控制的。
之后将这些狗放入穿梭箱。前两组狗很快就学会通过跳过中间屏障来躲避电击,但第三组狗却根本不尝试躲避电击。由于它们之前的经历,它们已经形成了一种认知预期:它们不管做什么都无法避免遭受电击。
03人类中的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的影响已表现在不同动物种类中,但同时也见诸人类。
想一下一个常用的例子:一个数学测试和作业常常成绩很差的孩子,很快就会觉得他无论做什么都不会提高他的数学成绩。之后当再遇到与数学相关的任何类型的任务时,他就会经历一种无助感。
习得性无助也与数种心理障碍有关。抑郁、焦虑、恐惧、羞涩和孤独等,都可能会因习得性无助而恶化。
例如,一位在社交场合中感到羞涩的女性,可能会觉得她无论如何都无法克服自己的症状。“症状超出自己的直接控制范围”这种认知,会导致她放弃参加社交场合,从而使其害羞特征更加强化。
但研究人员发现,习得性无助并非总是普遍存在于所有场合情形。在数学课上经历习得性无助的一位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进行计算时,并不一定也会经历习得性无助。而有时候,有的人的习得性无助则会普遍存在于众多不同情形。
04“解释风格”的作用那么,为什么有的人会形成习得性无助,而有的人却不会呢?为什么有时候只针对特定情形,有时候则普遍存在于多种情形中呢?
很多研究人员认为,在决定习得性无助对人们的影响程度方面,归因或解释风格起到了一定作用。该观点认为,一个个体在解释事物方面的特有风格,在一定程度上会决定他是否会形成习得性无助。
消极解释风格会导致个体更可能经历习得性无助。采用这种解释风格的人易于将负面事件视为不可避免、无法逃脱,而且常常会认为是自身原因导致了这些负面事件的发生。
05儿童中的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通常起始于童年时期。不可靠或冷漠的照顾者也会是形成原因之一。这种习得性无助可以在人生很早阶段就形成。比如,在收容机构中长大的孩子,通常甚至在婴儿时期就已经表现出无助。
当孩子需要帮助,但却没人帮忙时,他们可能就会感到他们无法改变当前情形。倘若这种经历重复发生,则会增强无助和无望感,从而在成年后,感到他无论如何都无法改变自己所面临的问题。
6、克服习得性无助 。
那么,人们如何能够克服习得性无助呢?研究显示,习得性无助可以被有效减弱,尤其当在早期就开始干预时。长期的习得性无助也可以被减弱,尽管这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的努力。
认知行为疗法可有效克服习得性无助背后的思维和行为模式。认知行为疗法的目的是帮助患者认识到促使他们形成习得性无助感的负面思维模式,然后用更乐观和理性的思维去替代这些负面思维模式。这一过程中通常包括仔细分析当前想法、主动挑战这些想法,然后质疑负面思维模式。
习得性无助对精神健康和幸福有着深远的影响。经历习得性无助的人也可能会表现出抑郁症状、高度压力水平,并且不大会主动关爱自己的身体健康。
对于经历,并非每个人的反应都一样。面对不可控事件,有的人会更易于经历习得性无助,其原因通常可归于生理和心理因素。例如,由有无助感父母抚养大的孩子,更易于经历习得性无助。
如果你感到习得性无助可能正在对你的生活和健康形成负面影响,那么可以考虑看医生,咨询对这种思维的应对措施。进一步的评估,可得到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帮助你使用更积极的思维替代负面思维。这类治疗可以让你通过习得性乐观主义来替代习得性无助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