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青春期孩子的父母或多或少都有过抱怨,但这种抱怨已经从原来的“我知道野外整天都在外面,我玩疯了”变成了今天的“我整天不出去玩,完全不适应”。孩子太不爱交际,这似乎是目前很多家长的心病。
案例:
兰的儿子是一名17岁的大二学生,学习成绩好,性格内向,沉默寡言,不善于处理与同学的人际关系。因为孩子开学就要高三了,所以兰女士和她的丈夫没有强迫孩子在假期上辅导班,而是想让他放松一下。没想到孩子整个假期除了写作业,打游戏,看电视都不愿意出门。孩子在家呆了一个月了,不和同学出去玩,也没有同学来找他。
随着青少年心理的成长,青少年的独立意识也在成长,这个阶段也是他们走向成熟的过渡阶段。他们总觉得自己长大成人了,渴望摆脱对成年人的依赖。所以青少年寻求独立的心态会和父母认为孩子还是孩子的心态发生冲突,父母和青少年的关系会是相反的。另一方面,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开始增强,会有很多独特的想法和只属于自己的小秘密。因此,他们更愿意在心里竖起一道墙,而不是和别人一起去分享,这导致了他们缺乏朋友。
其实除了青春期这个特殊阶段,还有很多外在因素导致人际交往和自信心差。比如父母很忙,没有时间照顾孩子的需求,不经常和孩子交流,大部分只问孩子的学习情况,对孩子真正的内心需求知之甚少。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有如此不良的心理状态呢?
对于一些家庭条件不是很好的学生来说,有些人为了把孩子送到教育条件好的学校而背上了外债。这样的孩子有很强的自理能力,对学习专心。但同时又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不及时疏导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寄宿制学生离开父母和熟悉的家庭,在陌生的环境中感到孤独,在行为上更加胆怯、害羞、退缩。当他们遇到困难时,没有父母的支持,不能及时得到帮助,往往会导致“我做不到”的信念,增加他们的紧张感,从而使任务无法顺利完成。反过来又印证了一个人能力不足的观点。所以在这个恶性循环中,我越来越自卑。
每个孩子都背负着父母的希望和小时候未实现的理想。好像父母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只对成绩感兴趣,只希望考个好成绩,上个好大学。回到家,听到的都是问候,唠叨,训斥,甚至打骂。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的内心会变得孤独和叛逆,会变得更加厌学,产生厌学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