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听人说孩子青春期后特别叛逆,什么都不听。有时候他们觉得孩子特别脆弱,不知道怎么和孩子沟通。父母应该如何看待孩子的青春期?
青春期是儿童向成人的过渡时期,也称为二个发展期。青春期的孩子在身体上和心理上都有很多变化。青春期的心理变化主要表现为自主性的增强。自尊心变强,渴望交流和友谊,同时又需要有自己的发展空间,冲动且充满幻想。青春期的孩子由于生理发育的快速成熟,心理发育相对较慢,很容易脱离生理年龄。
这期间孩子的独立感和孤独感增加,情绪不稳定。如果父母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还停留在孩子的童年,或者是使用了之前的说教、唠叨、命令等沟通方式。并以不断的思考来应对不断变化的孩子,这将严重影响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

青春期的孩子就像生命力顽强、朝气蓬勃的小树。他们需要阳光、空气、湿气,就像他们需要父母的充分理解一样。同时他们精力充沛,充满理想,可能会长出歪枝,需要父母及时修剪,需要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长。
做青春期孩子的父母不容易。以下是一些建议,供参考。
1.给孩子说话的机会。父母要善于无条件倾听孩子的话要真诚。
2.了解孩子对什么感兴趣。父母可能希望花些时间来体验漫画书、流行音乐、互联网等。他们的孩子对此很着迷。他们不应该进行道德评价,而应该理解自己兴趣和追求的合理性。
3.积极调整亲子关系。父母应该把孩子视为宝贵的“家庭资源”,努力在父母与孩子的情感交流中实现“信息平衡”,放弃“永远正确”的居高临下的态度,向孩子学习。
4.听听孩子的意见。对于重要的家庭事务,父母可以公开告诉孩子,听取孩子的意见,这将有助于营造平等民主的家庭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