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孩子在达不到预期的行为结果时会对这件事产生排斥,不想继续再做这件事。“失望型”的孩子,若在情绪阶段没能得到很好的处理,就会在后期表现出排斥行为。为了避免痛苦的情绪体验,孩子会选择少去做或者不去做这件事。
青少年心理咨询提醒:
一、6岁之前,慎用挫折教育
都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对于孩子来说,经历适当的挫折可以在未来有更好的成长。所以现在也有不少家长信奉挫折教育,希望通过经历更多的挫折让孩子增强抵抗挫折的能力。但6岁以前还是应当慎用挫折教育,因为6岁以前,尤其是3岁以前的孩子们,都处于安全感建立和完善的时期,如果这个时期给予太多挫折反而会让孩子失去对外界的信任、对世界的好奇与兴趣,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另外,挫折太多会伤害到孩子的自尊,使他本应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和精力都浪费在恼怒上了。
二、接纳受挫情绪,引导正确认知
面对遭遇挫折的宝宝,年轻的父母应该怎么应对呢?
6岁以前,尤其是3岁以前,家长在应对孩子遭遇挫折的过程中重要的环节是:接纳孩子受挫折的情绪,不要指责;分担孩子的情绪,告诉孩子你也会这样;然后家长通过了解产生的原因,使用一些技巧和方法,陪伴、引导和鼓励孩子顺利度过这个状态。
核心目标是让孩子建立一种正确的认知:
●挫折感谁都有,挫折感并不可怕,很快会过去;
●做不好是因为我练习还不够;
坚持多试几次,就会越做越好;
●我有自己做的比别人好的优点。
3岁以前,孩子的自我评价主要来自于家人和老师。所以,家长们要多给予一些语言上的肯定和评价。
培养宝宝抵抗挫折的能力,关键的是在2~4岁宝宝开始遭遇挫折的初期阶段,正确处理他们的情绪、引导与正确解释挫折;同时,父母还应该在平时的教养中注重培养孩子独立性、自信心,注重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让孩子觉得自己是一个有能力、勇敢坚持的人,长大后更能抵抗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