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行业有个规矩,即来访者来去自由,不拉不留。这个规矩和医疗行业“医不叩门”的道理有一点相似。我想象着,古代行走街巷的郎中,悬壶济世时摇动手里的虎撑,用这种铜铃声告诉屋里和院子里的人,有医生经过。求助的动作却是需要有需求的人主动发起的。大医生们的解释是,医生可以消除病症,但是想要康复的欲望还是需要看病人的。医生可以治好很多病,但治不好命。心理咨询行业在这方面也是如此。心理咨询师会做很多教育普及型的工作,比如出书,写文章,做讲座,开课。一方面,这是向大众传播心理学知识,提升大众心理保健意识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借此向大众展示了自己的专业能力,似乎是在告诉人们,我对我的工作了解很多,我有专业能力,我有专业特长。但是,心理咨询师不会主动且热情地跟人说,你来吧,我可以帮助你消除痛苦,免费。来访者的主动预约动作,在咨询师的眼里,内涵丰富。
1、主动预约也许意味着一个人对自己的痛苦和困扰有一定的觉知。什么,难道我会没有感觉吗?这个世界上还有没有感觉的人吗?心痛了,当然难受,人还会不知道自己有痛苦吗?在进入心理咨询行业之前我也是这么想的。当我接触了一些来访者之后,我开始有一些了解,有些来访者的困扰是他们对痛苦没有感觉,他们对自己的愉悦和痛苦都无感,对别人的愉悦和痛苦无感,所以,他们对如何和外人进行沟通出现了困难。当一个人能够清晰地意识到,我心理难受,我心乱如麻的时候,他的觉察性的自我功能也许正处在启动的工作状态中。哲人的词语总是那么本质和深刻,他们会说,痛苦提示你还活着。当我们对痛苦或者不愉快的感受保持着某种觉知的时候,也正说明了,我们在过往的人生经验里,没有把这一部分屏蔽掉,我们用自己内心的勇气,保留着内在的柔软。虽然当柔软的内心碰撞到外面世界的坚硬和有棱角的石壁时,会感觉痛不可忍、刺骨、冰凉。即便如此,我们依然不愿意封闭这一部分,因为,这份柔软也曾让我们感受过世间的温存和爱意。保有品尝生活的味蕾,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很重要的。
2、主动预约也许意味着一个人对心理咨询专业有一定的信任能力。心理咨询行业是一个新兴的行业,中国人对此并不熟悉。它100年多年前诞生于国外,虽然很多外国的心理学大师在创建他们的心理理论的时候,有的借鉴过中国的道家哲学,很多人也研究印度的佛学和中国的佛学、中国的哲学。但是,中国人对以寻求咨询师的帮助解决自己的内心痛苦或精神痛苦的方式是不熟悉的。它是一个外来物种,我们的父辈和父辈以上的人都没有这么干过。主动预约心理咨询师,也许意味着,你的内心愿意接受新鲜事物,愿意在周围的许多人对心理咨询还报有猜疑或保留态度的时候,尝试一下,冒冒险。你愿意用自己的理性去相信,心理咨询行业的专业度;愿意去相信,支撑一个行业发展的是心理学家的理论能力和实践这些理论的每一位心理从业者的专业胜任力。
3、主动预约也许意味着你不放弃自己的选择权。心理咨询平台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各种特色的平台,各种咨询流派的咨询师。真的到了要预约咨询师的时候,你也许会发现不知道从哪里开始。选择有时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挑战。不管怎样,我们依然需要去选择,用你熟悉的方式,用你日用而不自知的方式,在很多咨询师中,你选择预约了一位咨询师。你的自主选择中,带着你个人特有的信息,呼应着咨询师的职业味道,注定了蓦然回首,人与人相遇的那种无法言说的缘分。这个机会,因你的主动选择而发生。
4、主动预约也许意味着一个人能够容纳一定的『我需要向人求助』的羞耻感。自力更生有时候会让人习惯过于独立。当我们向他人寻求帮助的时候,似乎在暗示着,我在某些方面是不行的,我的人生我还没完全搞定。面对自己搞不定的状况,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主动预约的动作,代表一个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体验到自己能力不足的时候,采用了相对成熟的应对模式。能够采用这样的应对模式,这需要克服一些我们人性中都有的羞愧感或羞耻感。对于很多人来说,这非常不容易,因为这种容纳能力是对一个人的人格深层的考验。
5、主动预约也许还意味着你的求助动机强烈,你的内心开始有打算,要比较认真地对待这件事,把它当作一件正事来做,而不是有一搭没一搭,可做可不做的事。主动预约可能意味着你选择了一种成熟的社会交换方式来解决自己的问题作为一个社会人,你尊重自己的资源,也尊重他人的资源。你用自己的能力在社会上获取生存资源,用货币换取咨询师的专业服务。这是现代社会的生存方式,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平等协作,相互服务。
6、主动预约可能还意味着,你内心里开始积攒力量准备面对一个陌生人侃侃而谈。也许你对自己的表达能力感觉到不够自信,你有许多莫名的焦虑,不过,你的内心似乎也开始准备去应对你的焦虑了。所以,咨询师很看重来访者的主动预约行为。在这个主动预约里,包含了来访者的动机,来访者的选择,来访者的意愿,来访者的人格发展信息,来访者寻找好的自体客体的能力,也许还有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