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分为两种:无意义学习和有意义学习。当学习的内容只是单纯的知识或道理,与孩子的亲身经历毫无关系,也不能触发情感体验时,这种学习其实毫无意义。比如,两个人学习地形分析,一个人学习结束后面临考试,另一个人需要上战场负责排雷工作,哪个人会学得更认真?答案无疑是需要上战场的那位。
很多时候,家长认为自己讲的道理很有意义,但无法让孩子产生共鸣,是因为没有相关体验。人的记忆系统有特点,那些最深刻、最难忘的事往往伴随强烈情绪,反之被遗忘。这就是为什么孩子听不进去家长的唠叨。因此,希望孩子学到知识和道理,不能光靠说,还得走心。
注重参与。希望孩子珍惜粮食,可以带他观察粮食的种植过程,或者亲自参与这个过程,让孩子的身体带动大脑去学习。
引导主动提问。不少孩子都是在被动学习,其实更好的做法是家长引导孩子产生好奇,主动学习。比如希望孩子有礼貌,与其直接告诉他怎么做,不如让孩子观察不同人的做法,引导孩子用正确的方式与他人交往。
平等交流。很多家长以为教育就该一脸严肃,殊不知,越是带有威胁性的话语,越容易令孩子抵触。我们的目的是教育,不是教训。因此,尽可能创造愉悦、融洽的氛围,更有利于孩子学习。
每个孩子都渴望成长,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家长要相信孩子,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他们。孩子才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